2017年自媒体人必备网站大全。· 山字经、水文章、生态牌!拖这么久因为一直很纠结,因为要在整个影史,只选出10部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片,实在是太难了。这也是这个栏目决定不再继续的原因。
综合总体影响力和艺术性评选,老规矩,榜单仅代表一家之言,不代表客观事实。
尽管“星战之父”乔治·卢卡斯也承认,《星球大战》系列就是一出肥皂剧,但这个IP所带来的全球影响力,是绝对不可忽略的。
1977年的第一部《新希望》对于整个行业有着重大影响,开启了爆米花电影的黄金时代,这个时代一直延续至今。
这也是影史少见的超越前作的续集,不说全片紧凑得当的节奏,就说角色的成长,一句“我是你爸爸”所制造的情感矛盾,只看单部电影也足够震撼。
《回到未来》当然也有资格进前十,但同样是流行文化代表,用一部《帝国反击战》就够了。
剧情里的人工智能看似很“软”,但故事借助一个荒凉的未来世界,对现实中的环保问题,消费主义的讽刺,表达出对人类未来的担忧,这就是一种科幻。
科幻离不开人的主题,而《机器人总动员》不是人类的故事,却充满人味,饱满的情感力量让电影俘获大批观众。
詹姆斯·卡梅隆曾对施瓦辛格说,终结者这个角色才是这个系列的核心,你演终结者才有前途。
T-800从冷血机器人,到替补父亲的转变,令到这部电影超脱了纯商业动作片的范畴。
而除了通过人工智能传达出人类精神,另一大科幻元素穿越时空,对于命运的哲思也颇有力量。
只是卡梅隆没想乔治·卢卡斯一样继续专注打造这个系列,而是想尝试点别的,后来转头拍出了《泰坦尼克号》。
虽然主题是人性,但哥谭市的反乌托邦式设定,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大科幻元素。
以至于观众想起异形,不再是密室惊悚,而是关于生命起源、宗教等更深的思考。
故事通过外星海域的不确定性设定,来探寻记忆对于人类的影响,主题像《沉默的羔羊》一样涉及到心理学。
和《终结者2》一样,这也是一部加入了更深度思想的商业动作片,而且在视觉特效上都是里程碑式的。
可能真的有很少人能挖到,那就是当时沃卓斯基兄弟藏得很少的批判消费主义主题。
把资本对大众的控制,和人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联系在一起,你会发现,这个系列真的有一个拍第四部的强劲理由。
从一部口碑票房都失败的烂片,逆袭成科幻片天花板之一,《银翼杀手》的经历都堪称传奇。
之所以能够被越来越多观众所推崇,是因为雷德利·斯科特后来的剪辑版本有着比《异形》更加强烈的哲学味道。
故事的真正主角实际上是复制人反派,通过他对于生命的追逐和看法,一个“何以为人”的主题浮出水面。
电影的魅力就在于,无论条件多么简陋,只要有摄像机这个核心工具,就能够做出伟大的表达。
《大都会》呈现出了科幻和电影的最原始魅力,某种程度上说,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了,更是一件文物。
库布里克用《2001太空漫游》达到了他的创作顶峰,同时也是整个科幻电影历史的顶峰。
数之不尽的科幻电影,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模仿和致敬,就足以证明这部神作不可撼动的地位。